第十三章:习惯9:设定惯例
“禅不是某种形式的兴奋之举,而是对我们每日惯例的专注。”铃木俊隆
创建每日和每周惯例,让你每天和每周感觉更泰然、有序。惯例也能够极大简化工作和生活,这样你的日子将不会过得既混乱又复杂。你可以聚合相似的任务,批量处理,还能确保只做真正需要做的事情。最重要的是,惯例让你把控好每一天,而不是受制于所有接收到的请求,被任意摆布。假如没有惯例,这些请求进来时,我们将没有妥善的方式对它们说“不”,结果会忙于迎合每个想利用我们时间的人、想吸引我们注意力的网站。如果你想完成重要的事情,出现这种情况可不是什么好事。列一个你想在工作中完成的所有事项的清单,这些事项可包括类似“每周回顾”的大事,或做文书工作、写报告之类的小事,抑或是这些:每天清理实体邮箱;在每天开始的时候,设定要事;回顾目标;和老板沟通工作进展;处理并清空电子邮箱、打电话、写作或设计等等。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你的个人生活,要处理的事情可能包括:做运动、练瑜伽、做冥想、写日记、看书、阅读RSS订阅,以及处理一些家务和杂事,比如支付账单、清算支票簿、洗衣服、常规打扫、购买食品和杂货、护理宠物、去银行和邮局、打理小孩的生活、准备孩子的午餐等等。查看清单,想办法将稍小的任务归到一起,这样可以节约时间,减少干扰。例如,如果清单上有购买食品和杂货、去银行、邮局和宠物店这些事项,将它们整合成“杂事”,在某一天一次做完。你可以每周设置“桌面事务日”,处理个人事务,并且做好处理邮件、支付账单、清算支票簿、归档个人文件、作好去邮局办事的准备、设置每周晚餐菜单、创建购物单等事情。在工作上,你可以批量处理事情,比如在一小时内处理好所有电话,用一小时整理电子邮件,或者批量处理文书工作等。现在看着你的清单,确定哪些是每天都要完成的事情。它们可能包括处理电子邮件和电话、设置要事、写日记、做运动、阅读RSS订阅、处理实体邮箱等。接着,规划每日惯例,不用细化到每一分钟,但处理每日任务时,需要每天设定好时间段。我建议设置一个早上的惯例(可能在家有一个,第一个到公司时也有一个)和一天结束时的惯例 (也是两个,工作日结束时一个,睡觉前另一个)。空出当天的中间时段(当天时间最多的部分),保持开放状态,用于完成要事和其他出现的事情。不是每天做、一周只做一两次(或多一点)的事情,应归入每周惯例。这些事情可能有:做每周回顾、洗衣服、回顾目标(尽管这可以放到每周回顾,仍单列)、清扫房子、做运动(如果每周运动3次)、处理杂事和财务事项、实行“桌面事务日”、做园艺、整理院子等。把这些事情规划到一周的每一天,但尽量不要每天安排太多,理想的状态是每天安排12件,最多23件。假如每周任务过多,每天安排3~4件或更多事,那么需要简化,否则很难维持这样的日程安排。可以批量处理一些事,或删减最不重要的。既然你已经设置好每日惯例和每周惯例,再往前走一步。对于每日惯例,至少坚持一周,结束时进行复盘。如果有些事情就是不起作用,进行调整。对于每周惯例,看看你能否至少坚持两周(除非真的不管用才做调整)。每周惯例结束后也做调整,再试一遍,直至找到对你有效的方式。这里有个坑:设定惯例很容易,坚守却更难。不过一旦你找到了一套对自己有效的惯例,并能坚持30天,坚守惯例将成为习惯。你还会感觉更泰然,生活尽在掌握中。如何坚持30天?发起一个“30天挑战”行动吧,公开承诺,把惯例的内容张贴在家里的墙上,以及靠近你办公桌的位置,成功之后奖赏自己。做这个挑战时,不要推进其他目标或改变习惯的进程。如果你真的能持续30天投入精力和专注力,惯例将更容易自发完成,所耗费的精力也更少。修改于 2025-02-22 07:04: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