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影像上传流程图#
2. 影像任务的ID如何构建?#
影像上传任务中的Id为压缩文件的MD5码,开发者在生成压缩包后,获取该压缩包的MD5信息,然 后根据此MD5可判断任务是否已存在,是否需要继续上传等。
3. DICOM影像中的从属关系?#
影像级别遵循DICOM 3.0协议, 具体释义如下:
Patient可以有多个Study,Study可以有多个Series,Series可以有多个Sop。
实际的意义为一个人可以做多次检查,一个检查的图像按照层厚、窗宽窗位、动静脉期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序列,一个序列需要多张图像才能完整显示扫描的器官。分类完成后按照层级保存,即顶层目录为PatientID命名->包含StudyInstanceUID命名的检查层级目录->包含SeriesInstanceUID命名的系列层级目录->包含SopInstanceUID命名的图像。根据DICOM规定的每个层级所属的元素,选取部分重要的元素,构造数据结构。
4. DICOM影像中及各级别的哈希Id生成方式是什么?#
假设我们当前有一份患者的Dicom影像文件,我们从其中分别提取到以下DicomTag:Group(组号) | Element(元素号) | Tag Description | 中文解释 | VR |
---|
0010 | 0020 | Patient ID | 患者ID | LO |
0020 | 000D | Study Instance UID | 检查实例号:唯一标记不同检查的号码. | UI |
0020 | 000E | Series Instance UID | 序列实例号:唯一标记不同序列的号码. | UI |
0008 | 0018 | SOP Instance UID | SOP实例 | UID |
那么我们可以使用Sha1散列算法得到各个级别的哈希Id:以上构建方式是基于C#的语法特性实现,您也可以采用类似于 SHA1(PatientID + "|" + StudyInstanceUID)
这样的字符串拼接方式进行处理。